灌南朱钧:抗战藏品的 “追光人”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106|回复: 0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1308

主题

1

回帖

5041

积分

从事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5041
发表于 3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江苏 来自 江苏省连云港市 电信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    抗战胜利80年,硝烟散尽处,英雄未远去。灌南县有这样一位红色文化守护者,多年来,他怀着对红色历史的崇敬和热爱收集抗战文物,用实际行动传承着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。他叫朱钧,是灌南县红色文化博物馆馆长。
微信图片_20250905172044_379_14.png
    朱钧的收藏之路,源于家传的红色文物。30多年前,他第一次接触先辈留下来的珍贵物件,这些带着历史温度的文物,点燃了他对红色历史的浓厚兴趣。从那时起,他便踏上了追寻红色文物的征程。
    为了征集到更多有价值的抗战文物,朱钧的足迹遍布全国10多个省份。革命老区、革命前辈故居、古玩拍卖商店等都留下了他寻觅的身影,“只要听说哪里有抗战文物的线索,我就会立刻去。”2019年7月,他建立灌南县红色文化博物馆。2021年,他走访了17个省份,投入数百万元用于征集文物。
微信图片_20250905172049_380_14.png
    一次走访灌南县张店镇老沟村时,朱钧偶然在村民陈标伦家的厨房里发现了一个特别的“碗柜”,木箱内侧模糊地写有“昭和十五年”字样。经过辨认,他惊喜地发现,这个被陈家祖辈当碗柜用的箱子,竟然是侵华日军的“战备箱”。
    “当时心脏差点跳出胸腔。”朱钧蹲在灶台边仰头对陈家人说,“这是日军的战备箱,当年可能就装着侵略我们所使用的弹药。”这个意外的发现,让朱钧兴奋不已。他深知,这样的文物是日军侵华的铁证,对于研究抗战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。
    这件后来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的战备箱,成了他博物馆里最显眼的展品——朱钧总在它面前停留最久,“每个参观者都该闻闻,这木头里藏着的硝烟味”。
    除了四处寻访,朱钧还通过接受捐赠、市场收购等多种方式丰富馆藏。这份坚持感染了许多人,不少收藏家、革命后代纷纷向他捐赠文物。这些捐赠的文物,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展品,也让朱钧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红色文化传承的支持。
    “不是我一个人在找。”朱钧整理捐赠簿时说,“越来越多的人把压箱底的宝贝送来,他们说,放在这里比锁在家里更安心。”
如今,灌南县红色文化博物馆已成为当地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。博物馆展厅面积600多平方米,馆藏革命文物3000多件,其中登记备案1600多件,已定国家三级革命文物68件。馆内展陈分为中国革命史、土地战争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等七个部分,生动再现了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。
    自2019年10月1日博物馆正式免费开放以来,已接待3560余批次、30多万人次的参观者。
    “看这把刺刀,刀刃还留着砍过铁丝网的豁口;这件棉衣,棉絮里掺着太行山脉的黄土……”朱钧的讲解声在展厅回荡。每一次讲解,朱钧都饱含深情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,让更多人了解抗战历史,铭记革命先辈们的奉献和牺牲,“这些文物会老,但它们说的故事不会老。这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,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与信念。我有责任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价值,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。”
微信图片_20250905172055_381_14.png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